寻找《新创作》试刊号

周永康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篇
  |    | 


《新创作》试刊号封面
今年适逢毛泽东同志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发表80周年,我们策划由长沙和延安两地文联联合推出“人民的文艺—纪念毛泽东同志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发表80周年文献展”,这段时间,一直在搜集和整理相关文献。
刚好,长沙市文联主管的文学刊物《创作》杂志出版40年,目前,又在推动创新改版工作。“一定要找到试刊号”,我和同事们默默地下决心。
我知道,要买旧书,捷径是上“孔夫子旧书网”,搜到全网仅有一家店铺有《新创作》试刊号,状态显示“已售”,电话打过去,是天津一家网上书店,我表明来意,店家回忆说:唯一的一本已多年前售出。我恳请店方帮忙提供买方联系方式并表示愿意高价买回。店方出于保护客户个人隐私信息不同意提供,只好作罢。
此路不通,好在有试刊号封面及目录图片,其中封二发表过张青渠画作。张青渠,著名人物画家,是我的老朋友。电话打过去,无人接听,第二天再打,张青渠老师对于此刊有点印象,但也一时无法找到,张青渠吩咐他的儿子马上去找在湖南图书馆工作的朋友,馆藏有《新创作》合订本,因为是孤本,馆方不同意外借。
正在一筹莫展时,柳暗花明,时任《创作》杂志主编的唐樱提供了一条线索,找《新创作》老编辑杨里昂看看。上午9点,我冒昧打通了83岁高龄的老编辑杨里昂先生电话,他爽快地答应在书柜中翻看。半小时后,杨里昂先生来电话,《新创作》试刊号找到了,要我派人去取。我立马开车去金盆岭的金碧文华小区杨里昂先生的家。一进门,一本饱经沧桑的杂志卷着拿在他手上。
我迫不及待地打开,端正地拿在胸前与杨里昂先生合影。他回忆,他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就到《新创作》杂志当编辑,若干年后,于清水塘古玩市场地摊上以10元购得此刊。《新创作》是由长沙市文联主管,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,试刊号1982年5月出版,刊名题字沈从文,扉页是老诗人萧三题词。第一篇即为《一片深情寄故园—访问几位在京的湘籍老作家》,采访的是萧三、丁玲、沈从文、廖沫沙、朱仲丽等文学大家。
5月23日,《新创作》试刊号和40年来出版的《创作》杂志将一并在“人民的文艺—纪念毛泽东同志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》发表80周年文献展”呈现。
如今,《创作》杂志重新扬帆起航,将有崭新的面貌出现,这是文学界和大家共同期待的。

《新创作》内文



关注我们

微信号|长沙文艺

Copyright 2025 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技术支持:赛联网络